最美的风景在脚下,最好的课堂在路上。为了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大力推动科技创新与科学普及两翼齐飞,围绕2021年全国科普日暨深圳科普月活动“百年再出发,迈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主题,10月11日,我校为孩子们请来了中国首批航天员潘占春先生,进行了一次航天科普公益现场讲座,柯国尊校长、汪洋副校长、邓鹏副校长、小学部费保龙部长、张海叶副部长以及刚获得世界冠军的802班梁骐超同学受邀出席了本次讲座。三、四年级及802班的学生在现场聆听了讲座,五六年级的学生在教室观看现场直播。

邓鹏副校长致辞
尊敬的潘先生、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下午好!
今天我们有幸请来我国首批航天员潘占春先生为我们进行专题讲座,可以说是机会非常难得。首先请允许我代表学校对潘占春先生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潘占春先生,1985年6月参加人民解放军,历任飞行员、中队长,安全飞行855小时,被评为空军一级飞行员。
1998年1月,与由长征二号F火箭运载的神舟五号飞船首次进入太空的杨利伟一起入选我国首批航天员。曾任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二级航天员,大校军衔。荣立三等功2次。
我校非常重视科技特色教育,学校自创办就成立了创客室、电工室、木工室、3D打印室、机器人创客室等科学实验室,由专业教师组建的科技社团,以及机器人训练队等队伍。五年来,成功举办校园科技节四届,师生各项科技比赛获市、省、国家级奖项近341人次,可以说是硕果累累。
2021年9月,在北京刚刚结束的WRC世界机器人大赛中,我校八年级(2)班梁骐超同学获得中学组世界冠军。他从小就是个火车、机器人等益智类玩具拼装达人,父母也非常重视他的兴趣培养,他不仅在家里经常学习练习,在学校也不错过任何一次机器模型类的比赛和练习,梁骐超同学之所以能取得如此骄人的成绩,这也是我们学校重视创科、重视科技特色教育的成果。
今天,潘占春先生给我们进行专题讲座,希望大家珍惜机会,认真听讲,相信你们一定收获满满。

航天员潘占春先生演讲
潘占春先生一直在我国航天系统工作,学识广博,见闻丰富,他以历史上飞天第一人陶万户引入,介绍了美国、俄罗斯和中国的航天历史,生动有趣,孩子们都听得非常认真,不时还伴随着天真童稚的笑声。特别是谈到中国的航天历史,孩子们更是兴趣十足。神舟六号载人飞船的成功发射,是中华民族在攀登世界科技高峰征程上完成的又一伟大壮举,它标志着中华民族为人类探索太空的事业做出了新的重大贡献。2003年,航天员杨利伟穿越大气层,不远万里为浩瀚星空增添了一抹中国红,标志着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将人类送上太空的国家。2008年,“神州七号”搭载三名航天员,完成中国航天员首次空间出舱活动。近段时间,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搭载3名航天员进入太空,在中国空间站完成了为期三个月的太空驻留任务,期间进行了很多空间实验,目前已经顺利返回地球。

当潘占春先生讲到加加林完成航天任务时的艰辛,讲到航天员杨利伟遇到的危险,孩子们又跟着担心起来,他们感受到了航天任务的危险,对航天员伯伯们更是敬佩不已。
那“航天员是怎么炼成的呢?”这一问题震动了孩子们的心弦,也引起了孩子们的思考。潘占春先生介绍了三点:品学兼优,考入空军学校;身体强健,刻苦训练;参加“预备航天员”选拔。一位航天员的炼成真的是“百炼成钢”,他们要进行体质训练、超重训练、失重训练、前庭功能训练、航空飞行与跳伞训练、野外生存训练、寂静与孤独训练、飞行程序和任务训练。确实,“航天”是浪漫的,充满想象的,但也是危险重重,需要一步一个脚印,一个小小的疏忽都会造成整个航天任务的失败。

不可否认,我们的生活已经不可避免地与太空产生了交集,我们打电话需要用到通信卫星,我们看电视需要用到广播电视直播卫星,我们打车,需要用到卫星导航。越来越多的人的生活已经和航天不可避免地发生了捆绑。

学生与航天员互动
月亮有多大?月亮上有什么?黑洞是什么?太空漫步一定是一种很酷很刺激的体验。对于太空,对于航天,孩子们脑洞大开,一双双寻求答案的眼睛都盯着这里——珊蒂泉外国语学校G栋报告厅的演讲台上。
进入互动环节,孩子们一个个求知的小手举了起来,都想面对面地解答自己心中的疑惑,“除了在太空漫步,还会遇到什么危险吗?”“太空上除了人类,还有其他生物吗?”潘伯伯都现场解答了学生的“十万个为什么”,并鼓励同学们努力学习,长大后报效祖国,为航天事业做出贡献。

致敬航天员
通过此次讲座,孩子们都收获满满,感谢潘伯伯能够来到学校为大家打开了太空之门,也在孩子们幼小的心灵种上了一颗科学的种子、爱国的种子。为了感谢航天员对祖国航天事业的辛苦奉献,403班的全体学生表演了手语舞《感恩的心》,孩子们饱含真情的歌声,整齐划一的动作,让师生们都融入其中,感恩之情萦绕在整个会场。

介绍太空科普英语
转眼间,讲座已经进行了一个小时,同学们意犹未尽,都还有很多很多的疑问。惊喜的是,此次航天科普活动承办方之一的智源青少年成长指导中心的负责人吴老师介绍了太空科普英语,为孩子们课后学习航天知识留下了一把“金钥匙”,孩子们定能顺利地打开科学大门,遨游在“太空世界”中。

后起之秀,未来可期
会后,潘占春先生听说我校802班梁骐超同学获得WRC世界机器人大赛中学组世界冠军后,特意与他合影留念,以示鼓励,希望他再接再厉,在以后的比赛中能够取得更加优异的成绩。

潘占春先生与梁骐超同学合影留念
讲座小结
“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相信学生们在这寸阴之间收获到的是一场饕餮盛宴。梦想,在卖火柴的小女孩眼中是香喷喷的烤鸭,是奶奶温暖的怀抱;在发明大师爱迪生的脑海中是给人类带来光明;在世界冠军全红蝉的心中是持之以恒的信念,是只要努力坚持就一定会成功的精神……今天的活动一定在珊外学生的心中种下了一颗科学梦想的嫩芽,这颗嫩芽或许在三年后,或许在五年后,甚至是十年后它才会长叶开花,但它一旦长叶开花,一定会长成一棵参天大树。让我们学习航天人的精神,用努力和智慧去创造珊外明天的辉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