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园动态 >> 校园新闻 >> 正文

每天一节体育课实施方案

发布者: [发表时间]:2024-02-20 [来源]: [浏览次数]:

为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体育的重要论述,深入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印发的《关于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意见》,广东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的《广东省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行动方案》,深圳市教育局印发的《深圳市加强和改进学校体育工作的实施意见》等文件精神,全面加强和改进我校体育工作,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结合我校2+1+N的体育艺术多元特色、高质量发展的工程,特制定本计划。

一、总体要求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认真落实深圳市教育局义务教育阶段每天一节体育课的要求,到2025年,我校学生体质健康测试优良率力争达到70%,及格率达到99%,每位学生熟练掌握2 项以上运动技能,体育场地设施进一步改善,体育教学、训练、赛事和评价体系成熟完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日益浓厚,基本实现优质均衡发展。

二、具体做法

(一)加强领导责任机制,落实到人

组 长:柯国尊

副组长:刘道德、汪洋、邓鹏

成员:游马富生、汪萍、张海叶、赵江泽、王小勇、丁紫微、余翠莲、罗晟庭

职责:组长负责整体工作的调控和指挥;副组长,分别负责体育工作加强与改进的具体落实和师资、设备的保障工作。成员落实课程,其中罗晟庭主任及体育组成员负责各个项目活动的具体实施。

(二)严格落实上级文件要求,开足开齐体育课

义务教育阶段每天开设1节体育课,高中每周开设3节体育课。中小学每天大课间体育活动不少于30分钟。各学部要积极创造条件保证体育课时的落实,不得以任何理由削减、挤占体育课时间,义务教育阶段将开展体育活动作为课后服务的有效途径和重要载体,加强体育家庭作业设计,制定学生课后和节假日体育锻炼计划,确保学生每天校内外体育锻炼各1 小时。

(三)大课间课程化管理

认真组织实施大课间体育活动,把大课间体育活动作为保证中小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的重要部分,实行课程化管理,把大课间体育活动纳入课表。各班主任为本班大课间体育活动的第一责任人,全程跟班到位并确保学生运动时的纪律和安全。小学大课间安排在下午15:30-16:00,内容:1.队列队形;2.韵律操;3.跑操。初中大课间安排在上午8:50-9:20,内容分为以下几部分:1.队列队形;2.武术操;3.跑操;4.上肢力量(俯卧撑);5.跳绳;6.放松操。

(四)落实“三三六”教学模式,打造高效体育课堂

以常规教学为抓手,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以切实落实提升教学质量为工作目标。强化“三备一研”,提升备课质量,推进六步教学法,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自我管理的能力,增加学生的体育锻炼意识,培养学生与他人团结合作的能力;以小组探究学习为主的教学手段,从“要我学”到“我要学”和“我爱学”的转化,实现 “学会”“会学”“乐学”三学课堂,促进学生个性化多元发展。小学采用4+1的模式。初中采用3+1+1的模式,安排每周3节的基础技能教学与练习课,1节团队合作比赛课,1节兴趣爱好特色课。

(五)推进体育特色课程育人

义务教育阶段聚焦“教会、勤练、常赛”,教会学生科学锻炼。高中阶段落实选项教学要求,指导学生掌握运动技能。我校是“体育传统项目(篮球、足球、啦啦操)学校”,篮球、足球、啦啦操是全面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最积极有效的手段。以兴趣培养为导向的“模块化”教学新模式,能使学生熟练掌握2-3项运动技能,具备较高的体育文化素养和欣赏能力,最终培养与发展学生的体育兴趣,促进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提高,基本养成自觉参与体育锻炼的习惯及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

(六)建设校内外赛事育人体系

校内每学期组织班级联赛、年级联赛,每学年举办春季趣味运动会和秋季田径运动会;每学期与校外帮扶学校、体校、体育机构开展结对帮扶教学、训练、学生和教师的竞赛;拓展我校的优势特色项目,积极组织篮球校队、足球校队、田径校队参加街道、区级、市省级以上赛事。使特色更加显著,形成传统,以精带广,以局部带整体,推动特色学校的全面发展。

三、保障措施

(一)强化场馆设施建设,增加体育器材经费投入

学校目前设有标准环跑灯光运动场,配备2个足球场、5个篮球场、3个羽毛球场、1个排球场和1个网球场,器械体操及日常运动游戏区3100m2,室内运动健身房140m2,健美操室140m2,配套的设施设备齐全。学校在学生训练器材,服装等各方面给予全面支持,每年拔出专款对各体育设施设备和体育器材进行维修和补充,并计划在一年内建成一个集篮球和羽毛球场地为一体的综合训练馆,多个室外篮球场和羽毛球场,满足学生的运动场地需求。

(二)完善体育教师评价机制

建立体育教师工作评价标准,将体育教师教学科研、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课余训练、课外活动、课后服务、指导参赛等工作情况和工作量纳入绩效评价内容,作为体育教师岗位聘任和绩效评定重要条件,绩效考核与其他学科教师享受同等待遇,并且根据体育教师户外教学特点,依照有关规定予以适当补贴和资助。

(三)加强安全管理

强化安全教育,利用班会课、成长课程、体育室内理论课等途径,对学生进行运动损伤知识传授,运动安全防范以及掌握基本的急救方法,并在运动场所配备适量的运动损伤急救器材,加强学校体育活动安全管理。

深圳市珊蒂泉外国语学校

2024年1月8日